水泥自流平在施工过程中如何保持其湿润度?

2025/10/30 11:01:19

好的,水泥自流平施工过程中保持其湿润度(即控制水分蒸发速率)是确保终地面强度、避免开裂、起砂、起粉等问题的关键环节。以下是施工过程中保持湿润度的主要措施:

1. 控制加水量(控制):

* 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水灰比进行搅拌。这是基础也是的环节。

* 使用经过校准的计量工具(如水桶、电子秤)准确量取水和粉料。凭经验或随意加水会导致水分过多(降低强度、延长干燥时间、增加收缩开裂风险)或过少(流动性差、无法自流平、表面易粉化)。

* 使用机械搅拌确保水分均匀分布,避免局部过干或过湿。搅拌时间要足够,形成均匀无结块的浆体。

2. 优化施工环境(减少蒸发):

* 控制温度: 理想施工温度通常在10°C至25°C之间。避免高温(>30°C)施工,高温会急剧加速水分蒸发。若必须在高温下施工,需采取更严格的后续保湿措施。

* 提升湿度: 保持施工现场相对湿度在50%以上(理想60%-80%)。在干燥、低湿(<40%)环境下,水分蒸发极快。可使用加湿器或在房间角落放置盛水容器来适当提高空气湿度。

* 避免强风/穿堂风: 关闭门窗、通风口、空调出风口等,穿堂风。流动的空气会迅速带走自流平表面的水分。施工后应立即封闭现场。

3. 基面预处理(控制吸水):

* 充分润湿基面: 在涂刷界面剂之前,确保混凝土或砂浆基面达到“饱和面干”状态。即基面充分吸水但无明水。干燥的基体会像海绵一样快速吸走自流平浆体中的水分,导致表面失水过快、开裂。

* 涂刷合格界面剂: 使用封闭型界面剂(如环氧或类),并严格按照要求涂刷均匀、足量。界面剂能有效封闭基体毛细孔,阻隔基体过快吸水,同时增强粘结力。

4. 施工后立即封闭管理(关键保湿):

* 及时覆盖养护: 这是保持湿润度、的措施! 在自流平浆体表面初步凝结(通常为可上人行走但无脚印,约施工后30-60分钟,具体看产品说明和环境)后,立即在其表面覆盖不透气的塑料薄膜(如PE薄膜,厚度建议0.1mm以上)。

* 覆盖要点:

* 全覆盖无遗漏: 薄膜必须覆盖整个自流平区域,包括墙边角落。

* 紧密贴合: 薄膜应尽量紧贴自流平表面,减少空气层。

* 密封边缘: 薄膜之间重叠至少20cm,并用胶带粘牢。与墙体的接缝处也要用胶带密封或用重物压紧,形成密闭环境,锁住水分。

* 避免: 覆盖后严禁在薄膜上行走或放置重物破坏密封性。

* 养护时间: 保持薄膜覆盖至少 72小时(3天)。在此期间,自流平材料依靠自身的水分进行充分水化反应,形成强度。过早揭膜会导致表面水分快速蒸发,引发开裂、起粉等问题。

5. 避免不当操作:

* 严禁直接洒水: 在养护期间,禁止在自流平表面直接洒水养护。多余的水分会稀释表面,导致粉化、强度降低,且破坏平整度。

* 控制上人时间: 严格按照产品说明和覆盖养护情况确定允许上人及后续施工(如铺设地板)的时间。过早承载会破坏未充分发展的结构。

总结:

保持水泥自流平湿润度是一个系统工程,贯穿从配比搅拌、优化施工环境、基面妥善处理到施工后及时、严密覆盖养护的全过程。其中,施工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进行密闭覆盖养护至少72小时是为关键和有效的措施。它通过创造一个高湿度的微环境,地减少水分蒸发,确保自流平材料充分水化,从而获得高强度、无缺陷、表面致密光滑的终效果。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水分控制失衡,影响地面质量。务必严格遵循产品说明和规范的施工工艺。